手机版
首页 新闻 正文
车和家:斥资6.5亿收购力帆造车资质,这就够了吗?
每日汽车 2018-12-18 16:55:14 704浏览 编辑:曹佳东

收藏

分享

0

704

生产资质成为横亘在新势力造车企业面前大的一座大山,但翻过之后面对的不仅是久违的阳光,或将是整个山脉。

在成功打造一家极具权威性的中国IT垂直互动门户网站和一家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中国汽车网站的背后,站着的都是同一个人——李想,而这两者也代表着他先后两次创业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第三次,李想带着自己的执念又从零开始,2015年成立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兜兜转转多年后,随着2018年10月,车和家发布首款智能电动车汽车——理想智造ONE,正式宣告其成为中国新势力造车企业中又一个“实力”选手。

然而仅仅过去两个月,理想智造ONE所带来的热度刚开始消退,又一重磅消息爆出。12月17日晚间,力帆股份(601777.SH)发布公告称,力帆集团拟作价6.5亿元将持有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而该公司是车和家100%控股子公司。至此,车和家成为继威马、电咖、拜腾后,又一家初创车企靠收购方式解决造车资质。

在此之前,或许与有资质的车企合作代工生产是获取生产资质的唯一低成本捷径,蔚来、小鹏走得便是这一条路。不过找人代工就意味着要在生产过程中协调各种问题,还要冒着和代工厂合作不顺畅、生产不合格带来的风险。即便如今发展如日中天的蔚来汽车,在与江淮汽车的代工合作中,不仅要每月按照实际交付车辆支付江淮汽车生产费用,而且在ES8批量生产后的前三年时间内,仍需补偿江淮汽车经营亏损。同时,江淮低端的品牌形象也是萦绕在蔚来树立高端形象路上的一大障碍。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企独立申请资质的“门槛”又极其高,无论是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还是达到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要求,每一个都近乎苛刻,更何况两者缺一不可。而且目前新能源申请资质暂停已久,重启时间仍属未知。这样看来收购生产资质虽需耗费巨大的资本,但却成了“明智之举”。

新势力中的“异类”

近年来,对于从始至终站在风口浪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无论何种绚烂的PPT演示,还是各种频繁亮相的科幻概念车,其实都难掩这些车企光鲜外表下的糟糕现状。从2018年的北京车展新势力造车企业盛大狂欢,到下半年的广州车展,近8成的此类车企悉数缺席,足以看出这一市场中充斥着各种难以预计的突发状况。

同时,今年以来,传统车企都在多年难遇的车市凛冬中苦苦挣扎,造车新势力要想独善其身何其艰难。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理想智造ONE不但头顶重压发布,更是宣称首批量产车于2019年第四季度交付。而车和家在这“聚光灯”下的誓言,也成了其与新车上市时间竞速的赌约。

当然这一“狂言”也并一纸空言,至少不同于恒大与FF之间的闹剧,车和家为解决工厂和资质问题这一当务之急,已算是煞费苦心。早在2016年8月,车和家的第一生产基地就在常州市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而耗费一年时间,第一工厂建成并达到了试生产条件。不过用于试生产的第一款车型并非现在的理想智造ONE,而是一款颇似老年代步车的微型小车。

不仅如此,这款名为“SEV”的小车试生产下线当天,车和家第二生产基地也正式宣告启动建设。该基地原本预计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规划产能10万辆。基地涵盖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大整车制造工艺和“三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投产智能SUV系列产品。

可出乎意料的是,今年3月底,车和家宣布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并组建团队,定制生产所谓的“智能电动车”。同一天,车和家还宣布完成了30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加上此前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车和家彼时已累计获得融资达57.55亿元。正因如此,苦心钻研两年多的SEV项目也正式宣告“流产”。

随后,车和家又明确表示,将对SEV生产线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中大型SUV的生产。可同年8月底,据江苏环保局公示资料显示,常州的车和家工厂届时又将由力帆汽车接手改造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车间并购置生产设备。项目建成后,可以形成10万辆增程式纯电动SUV的生产能力。

诚然,在这波新造车势力中,李想的车和家在选择量产方式上确实一波三折,总在代工与自建工厂中摇摆不定。而且除此之外,就刚发布的理想智造ONE这款车本身而言,也足够另类。不同于绝大多数的同行,这款车并不是纯电车型 ,而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其所具备的系统则是利用一台1.2T发动机作为发电机,给车内的动力电池组充电,从而使其驱动前后动力电机,推动车辆前进。

这样一来,发动机完全不参与动力驱动,仅作为电池组的电能来源。因而在保证动力来源的前提下,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续航里程。不过从目前的政策对新能源车的界定来看,这种使用电能驱动而非纯电车型难以完全归类于纯电动车型。可如今随着对非纯电动车型的政策收紧,还未上市的理想智造ONE,在未来无论面对有政策扶持的纯电车型还是有品牌溢价的常规能源车型,都难以占得便宜。车和家的这步棋下得太险!

弱弱携手便有未来?

而在转让生产资质公告发布的同时,力帆还与车和家达成六项合作,包括增程式纯电动动力模块控制技术的研发成果共享,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研发成果共享,针对B端共享和网约车领域定制车型的研发成果共享,基于车联网应用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的探讨和数据共享,车辆后市场服务模式的共同探讨和共享。

同时,力帆作为被收购的一方,交出生产资质并不意味其将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毕竟力帆集团拥有力帆汽车、力帆乘用车两张资质,出售其中之一对自身电动化推进并无影响。或许力帆此次的举动,仅是觅得足够的资金流用以“过冬”。

纵观全年,力帆汽车的表现确属差强人意。1-11月,力帆集团累计销售乘用车9.69万辆,同比下降7.6%。从2018年三季度财报来看,三季度净利润也仅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8.06%。更糟的是,国内市场遇冷的同时,此前力帆一直引以为傲的海外市场,由于目前全球经济不乐观,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极速下滑,也严重地影响了力帆汽车的生存力。

不过即使在现在大热的新能源市场,已经走过十年新能源发展之路的力帆不仅没有表现出一个市场前辈的实力,甚至在2016年深陷新能源车“骗补”风波,而后被国家财政部点名批评,公开取消中央财政1.14亿元的补贴资金。面对市场,力帆汽车抱着如此让人唏嘘的目的去研发新能源车型,自然不会有好产品诞生。力帆现有的新能源车型便全部是基于老旧的传统能源车型平台打造,品质可想而知。

与之相比,理想智造作为车和家主打高端的新能源品牌,定然非常看重品控,否则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如若用糟糕的产品力直面蔚来、甚至特斯拉时,初生牛犊的车和家必将甘拜下风。也许就是在看透力帆代工的能力后,本打算接着由力帆代工生产理想智造ONE的车和家,在艰苦的抉择下,最终还是以收购资质的方式,选择结束代工。

立足当下,在这场无休止的新能源战争中,车和家用一纸生产资质似乎站在了获胜的制高点。可从整个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中来看,抛开生产资质和所属工厂这些硬性条件外,诸如后备资金、人才储备、造车经验等众多深层次的问题都急需等待解决。与此同时,伴随合资车企逐渐加入混战,仅仅取得生产资质更将无法成为自身“是否会被OUT”的关键因素。车和家的这一步只是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APP下载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客服热线
    0991-4501420
  • 活动邀请
    18997922620
  • QQ邮箱
    41575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