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新闻 正文
汽车央企四十年:洪流 | 致改革开放40周年
每日汽车 2018-12-21 13:52:44 1046浏览 编辑:王小西

收藏

分享

0

1046

谁都不会想到,三家央企就以这样的基础开始了在时代洪流中的冒险……

1978年,是记者印象特别深的一年。因为那年六岁的我,夏天差点被洪水冲走,相当幸运地被人一把拽了回来。也正是那年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引发中国改革开放洪流的重要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处在启蒙时期的记者,当然并不会想到,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命运的安排下,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40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一汽、东风、长安也都成长为特大型的汽车央企。

不过,当年的5月,一汽才开始派出技术、管理干部赴日本五家汽车公司考察、研修。这个时期的二汽(这时已经改名东风),其第二款车型EQ140五吨载重车生产基地刚刚建成投产,实现军转民的转产。而长安很惨,当时生产的山城牌汽车因质量不合格,被责令整顿。那时谁都不会想到,三家央企就以这样的基础开始了在时代洪流中的冒险……

轿车初始

1980年6月,统管汽车工业的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颁发了两个重要的文件:《1981至1990年全国汽车车型发展规划纲要》和《汽车工业调整改组方案》。

这实际上是中国汽车工业文革后真正发展的肇始。到1981年,全国有了120多家汽车厂。但是根据著名记者李安定老先生的回忆,这些厂分属多个部门,都是小打小闹,全年产量加起来只有17.5万辆。

为此,中央于1982年5月7日成立了中汽公司。其中,作为主力部分的一汽,自1980年末到1983年7月,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解放”第二代产品CA141汽车的设计、试制、实验和定型。在这个期间,二汽成立了全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联营公司。

同年,随着首款个人电脑(PC)IBM5150的正式推出,全世界也迎来了PC革命,12位IBM工程师宣告“我们把世界变小了。”中国也加入到了世界成为“地球村”的变革大潮中。

没过多久,随着一汽、二汽的相继独立,而“红旗”也于1984年停产下马,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中汽公司董事长饶斌提出,“搞合资”,而邓小平于1982年6月做了著名的六字批示,“轿车可以合资”。

突破口打开后,1984年1月到1985年7月,中国第一代轿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相继成立。而这三家合资车企,都是由地方政府发起,带有很强的尝试性目的。而属于央企性质的一汽、二汽、长安,这个时候都按部就班地干着分内的事。

不过,北京吉普很短暂地就结束了尝试之旅,广州标致辗转之后以东风标致再战江湖,这是后话了。只有上海大众,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中国年销量最大的合资车企。只是回头来看,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大众跟上海合资的前后几年,其自身的盈利状况很糟糕,合资中国既是冒险,也是唯一的可行之路。历史就是如此令人扼腕。

那个时候轿车虽然代表了未来趋势,但还不是主流,长安这个时候在埋头生产SC112微型载重汽车,不过也已经引进了日本铃木的ST90系列三款车型。而一汽也在苦练内功,进行“第二次创业”。二汽也在襄樊油坊岗建设了基于铸造三厂的第二基地。1987年11月27日,二汽成为国内第一家年产突破10万辆大关的汽车生产厂,跻身于世界三大卡车生产厂家行列。

不过,1984年官车解禁后,以日本轿车进口为主的进口车大潮,让中国汽车工业立马看到了差距,中国人的自尊心深深受到伤害。要不要上轿车成为一个很大的问号。

1988年7月15日,一汽隆重召开了轿车起步动员大会。此前一年的5月,二汽受国务院领导委托,召开“中国汽车战略研讨会”,对是否建立轿车工业进行论证。当时,大家一致同意要干轿车,但是,怎么干却有分歧,论证会上的两位明星厂长,耿昭杰和陈清泰,都不同意中汽公司单独再搞一个轿车厂的方案。他们提出,不要钱,只要给政策就成。

这场论证会后,正式掀开了中国汽车行业波澜壮阔的轿车制造浪潮。当时主流的“2010年前不考虑私人轿车”障碍坚冰,在当年火爆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助燃下终于被熔化。

“三大三小”

召开轿车起步动员大会的这年,一汽进入结构调整时期,开始以发展轿车、轻型车为主,史称“第三次创业”时期。而1987年北戴河会议后定下的中国轿车工业框架,成了“三大三小”的由来,直到世纪之交,这个布局都不曾被逾越。

二汽也在这年,与雪铁龙公司谈成了合作,并被中国政府批准。不过直到1995年,神龙富康轿车在襄樊下线,合资公司神龙汽车这才走出神农架,在省会武汉开启新的发展历程。

而30年后同样提出“第三次创业”的长安,并不在“三大三小”之内,刚开始走微车路线,1989年推出了基于SC110打造的双排座微型载货车,随后,还向第十一届亚运会捐赠了10辆,产生了轰动效应。三年后,长安开始用铃木的技术制造“神车”奥拓。其后,长安与铃木合资的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也宣告正式成立。

1991年4月9日,成立十周年的二汽集团迎来第100万辆东风车下线。这一天,恰逢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结束,中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新的八·五计划。而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中国经济算是真正开闸放水。同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39周年之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不久,1994年4月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第一次正式认可了在中国私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可以说九十年代初中期,是真正“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一切都是新的,没有什么章法可以参照。

中国人的汽车审美标准也在90年代初期形成。一汽-大众当时选择的引进车型,两厢高尔夫和三厢捷达虽然都是同平台,但是还是捷达胜出。此时,奥迪100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国产化率达到82%,于1995年全部换标为红旗。同年12月,一汽-大众股比变更,大众从40%股份中让出了10%给奥迪,直到今天。

90年代中期,轿车全面进入市场;后期,轿车开始进店销售。一直是卡车、轿车混在一起销售的一汽,也在1997年4月成立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开始重建网络。以一汽为代表的车企控制销售权的模式也固化至今。

同年,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我的1997》唱响了神州大地。而走出神农架的东风此时连年亏损陷入困境,机械部副总工程师苗圩临危受命空降而来,此后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扭亏为盈。“两年实现集团整体扭亏”的军令状,就算今天看来,也是相当有魄力的。

1997年夏天,索罗斯携千亿美金攻城未果,于香港铩羽而归,临行时放话:东方经济熬不过1998年。不过,索罗斯想不到的是,除了《泰坦尼克》在电影院沉了无数次,当年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就像刘德华1998年末火起来的《笨小孩》里唱的,“老天自有安排”。

“井喷”十年

1999年9月6日,开启中国“L”纪元的标杆汽车奥迪A6(C5)在一汽大众正式下线。到2005年4月为止,这款车型共销售20多万辆,获得了巨大成功,也让随后的宝马、奔驰“脑洞大开”。而同年6月17日,东风公司全面推出体制改革新框架。

美国遭遇“9·11”的2001年,可谓中国家用轿车元年,国家计委宣布放开了对于国产轿车价格的控制。4月,由债转股而组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宣布成立。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在多哈审议并通过了决议,中国终于得以加入WTO。福特辗转20年后,也终于和长安这家合作伙伴牵手成功。

入世后的第二年2002年开始,“井喷”伴随着中国车市长达十年以上。从年销70万辆,到2017年的2423.8万辆(广义零售,乘联会数据),接近35倍的市场增幅创造了世界奇迹。而长安也似乎是察觉到了先机,提出了“三年再造一个长安”的目标。这一年,“价格战”也应运而生。除了“老三样”全部有了换代车型,“四小花旦”也开始掀起波澜。

2004年竞争加剧,大众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6月16日拉开了合资车企首次“官降”的序幕。其后,执掌中国的范安德以“飓风行动”和“奥林匹克计划”成功扭转在华困局。“官降”启动不到一个月,“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奠基,警醒后的大众把当时最先进的PQ35平台引进了中国。

而2004年的前后,三大集团的一把手也全部年轻化完毕,竺延风、苗圩、胡茂元“三少帅”接过了帅印。十年后新一版的《汽车产业政策》也与时俱进地出台了。自主品牌也开始享受到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这年,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一年后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007年7月,东风汽车公司成立乘用车事业部(2008年8月改称东风乘用车公司),开始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

面对WTO开启的竞争局面,“共和国长子”一汽则达成了当时行业内最大的“天一重组”协议,并通过重组,顺利与丰田合资,2004当年成为国内首家产销量过百万辆的汽车集团。2006年一汽在自主产品投放力度也相当大,包括红旗HQ3、奔腾B70及威志轿车。不过这一时期除了合资企业,一汽似乎更偏重于在重卡等商用车方面发展。随着自主方面躺着“吃老本”的结果,也造成其后来的2017年不得不彻底改革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逢八之年”2008年,则以史无前例的一场大雪开场,全年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动荡。那年夏天,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全球贸易总量陡降40%。中国除了股市暴跌,汶川山摇地动,举国悲伤。而《越狱》第四季红得发紫,主角的纹身也像终极隐喻:再复杂的迷宫,也有出口。

SUV潮来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2009年应时出台。同年3月,东风乘用车公司正式发布自主乘用车品牌——东风风神。而振兴计划出台后,兵装集团和中航工业紧锣密鼓地重组,成立了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长安铃木也和昌河铃木合并,新长安成为中方的唯一股东。

2009年的中国汽车工业也在全球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一辆红色解放J6载重车的下线,宣告了当年中国突破1000万辆汽车年产量。而且,随着第一次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实施,当年年底,中国以1364万辆和1379万辆的产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010年年中,吉利上演了收购沃尔沃的重头戏。在八年后的今天看来,其意义之深远,魄力格局之宏大,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启示和信心的树立,都是极其重要的。而一汽、东风、长安限于体制,即使不断在壮大,但也无法在各自的自主领域做到这样的“惊险一跃”。

从2012年开始的汹涌蓬勃的SUV大潮,使得自主品牌开始真正爆发。但是,最初只有长安凭借产品线的齐全赶上了。从2012年的逸动爆发开始,CS35、CS75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都没有对手,一路领先。此外,就是长城的哈弗H6,一举奠定紧凑型SUV市场的王者地位。长安和长城,可以说独享了2012~2016年的SUV市场红利。其他的对手醒悟过来时,已经是2016年的事了。

2016年长安顺风顺水地突破了100万辆产销量大关,不过接下来随着对手的醒悟而竞争激烈,长安进入了两年多的沉寂期。直到2017年的新能源 “香格里拉计划”和2018年4月“第三次创业 创新创业计划”发布,长安展示了奋起直追的态势,不过似乎依旧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随着2017年8月2日徐留平的空降到任,启动了正式的改革,一汽从思想到架构也开始经历剧变。无论从红旗、奔腾、解放三大事业部的整合重塑,到拆散一汽技研中心按职能分设研发机构,再到全员竞聘的人事重构,几乎是“归零”后的重新开始。

2016年9月8日一汽-大众25周年庆典晚会耿厂长与哈恩博士第二次握手

动作最晚的是东风了。8月8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迎来了15周年庆典。对于东风公司来说,当初东风有限的成立,为其整体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也为东风公司完成国企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这种国内绝无仅有的“东风-东风有限-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东风零部件”式的三级管理模式,也已经逐渐影响东风和东风有限旗下板块的管理效率。所以近日,东风以一场人事变动揭开了新的变革序幕。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汽车行业再次迎来剧烈的变化。而且市场连续爆发多年后,重大拐点来临,警钟开始敲响。随着股比放开,华晨首先陷落,紧接着,奔驰也谋划扩大股比到65%以上,而北汽也发现可打的牌并不多。不过,该来的终究要来,“没有人能挽回时间的狂流”,我们不需要感叹“逝者如斯夫”,重要的是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洪流。就像长安警示自己的那句,“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

相关文章

APP下载
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客服热线
    0991-4501420
  • 活动邀请
    18997922620
  • QQ邮箱
    415752819